肝硬化引發水腫什麼時候需要打白蛋白?

前言

眾所周知,肝硬化患者因肝臟功能衰竭而容易發生水腫。其實水腫跟白蛋白過少有關,當肝臟的製造成為白蛋白的能力下降時,血清白蛋白也會跟著降低,這時水腫的症狀可能開始出現。當肝硬化程度嚴重,飲食和用藥都無法解決水腫問題時,慢性肝病患者身體狀況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。這時候就必須考慮「什麼人需要打白蛋白?」了,那就是儘管積極治療,血清白蛋白仍然下降到2.5g/dL以下的肝硬化患者。健保對此也有嚴格的給付標準,若因肝腎等疾病造成血清白蛋白下降,才能使用,一次用量限25g,這種治療方式可以緩解水腫症狀並減輕患者痛苦。

肝硬化病情惡化時,白蛋白補充的關鍵依據


肝硬化是一種嚴重的肝臟疾病,會導致肝臟功能衰竭。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內臟器官,負責多項重要功能,包括製造白蛋白。白蛋白是血漿中的主要蛋白質,在維護血漿滲透壓、防止水腫和運輸營養物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肝硬化患者由於肝臟功能受損,白蛋白的製造能力下降,導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。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於2.5 g/dL時,即可診斷為低白蛋白血癥。低白蛋白血癥是肝硬化患者水腫的主要原因。


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,白蛋白補充是緩解水腫的有效治療方法。目前,健保對肝硬化患者補充白蛋白有嚴格的給付標準,僅限於因肝腎等疾病造成血清白蛋白下降到2.5 g/dL以下的患者。每次使用劑量限25 g。患者在使用白蛋白治療前,需要進行詳細的評估,以確定是否符合給付標準。


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現以下症狀,應儘快就醫,以評估是否需要補充白蛋白:


  • 下肢水腫


  • 腹水


  • 少尿或無尿


  • 疲倦、虛弱


  • 食慾不振


  • 噁心、嘔吐

  • 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現以上症狀,應儘快就醫,以評估是否需要補充白蛋白。及早補充白蛋白,可以有效緩解水腫,改善預後。

    血清白蛋白不足者,來瞭解打白蛋白重要性

    1. 白蛋白是肝臟製造的一種蛋白質,在人體中,特別是從腸胃道吸收營養物質的過程中,如果沒有足夠的白蛋白,容易造成營養不良。
    2. 而白蛋白也可以維持體液平衡,當白蛋白不足時,體液調節就容易出現問題,常會造成水腫。
    3. 對於缺乏白蛋白的肝硬化患者,一般會先評估肝功能是否還可以製造足夠的白蛋白,若是肝功能嚴重不佳,則可能無法製造足夠的白蛋白,需要注射白蛋白來補充。
    4. 也要評估病人的營養狀態,即使肝功能良好,但飲食狀況極差,蛋白質攝取不足,加上肝臟無法將這些蛋白質轉變成白蛋白,身體也可能缺乏白蛋白。
    5. 又或者是患有腎臟疾病,無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,也需要注射白蛋白,才能夠改善水腫的狀況。
    6. 以台灣為例,健保規定,必須血清白蛋白低於2.5g/dL,才能用健保付費注射白蛋白。

    以上這些情況出現時,如有水腫的發生,醫生通常會建議肝硬化患者進行白蛋白注射,以快速補充體內的蛋白質水平,並緩解水腫的症狀。

    因此,對於肝硬化伴有水腫的患者,及早補充白蛋白非常重要,可以減輕水腫症狀,提高生活質量,並降低併發症的風險。

    什麼人需要打白蛋白?

    什麼人需要打白蛋白?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    肝功能低下,白蛋白製造不足者

    肝功能低下,肝臟製造白蛋白的能力下降,導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。白蛋白是一種重要的血漿蛋白,具有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、運輸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、清除毒素等多種功能。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,會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,水分從血管中滲出到組織間隙,引起水腫。同時,白蛋白也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,如果血清白蛋白水平過低,會導致營養不良。因此,對於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患者,需要及時補充白蛋白,以糾正低蛋白血癥,減輕水腫,改善營養狀況。

    如何判斷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?


    • 肝功能檢查:肝功能檢查可以反映肝細胞的損傷程度,包括谷丙轉氨酶、穀草轉氨酶、鹼性磷酸酶、γ-谷氨酰轉肽酶等指標。如果肝功能檢查異常,特別是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升高,提示肝細胞損傷,需要進一步檢查肝臟的結構和功能。
    • 血清白蛋白測定:血清白蛋白測定可以直接反映血漿白蛋白的水平。正常成年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為35-55g/L。如果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於35g/L,提示低蛋白血癥。低蛋白血癥可能是肝功能低下、腎功能衰竭、營養不良等疾病引起的。
    • 尿蛋白測定:尿蛋白測定可以反映腎臟的損傷程度。如果尿蛋白陽性,提示腎臟損傷,需要進一步檢查腎臟的結構和功能。

    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治療:


    • 治療原發病:治療原發病是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關鍵。如果原發病得到控制,肝功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逐漸恢復正常。
    • 補充白蛋白:對於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患者,可以通過靜脈注射白蛋白,以糾正低蛋白血癥,減輕水腫,改善營養狀況。靜脈注射白蛋白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,一般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。靜脈注射白蛋白,通常需要在臨床上配合利尿劑的治療,以增強白蛋白治療的有效性。
    • 補充營養: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患者,常常伴有營養不良,需要補充營養,以改善營養狀況。營養補充可以通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。

    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預後:

    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預後取決於原發病的性質、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。如果原發病得到控制,肝功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逐漸恢復正常,預後良好。如果原發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,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,甚至肝衰竭,預後較差。

    肝功能低下,白蛋白製造不足者
    如何判斷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?
    肝功能檢查 谷丙轉氨酶
    穀草轉氨酶
    鹼性磷酸酶
    血清白蛋白測定 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於35g/L
    尿蛋白測定 尿蛋白陽性
    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治療:
    治療原發病 控制原發病
    肝功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逐漸恢復正常
    預後良好
    補充白蛋白 靜脈注射白蛋白
    糾正低蛋白血癥
    減輕水腫
    補充營養 口服或靜脈注射營養補充
    改善營養狀況
    預後良好
    肝功能低下、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預後:
    取決於 原發病的性質
    原發病的嚴重程度
    原發病的治療效果

    肝硬化引發水腫誰需要打白蛋白?

    肝硬化患者引發的水腫,若單純使用利尿劑治療效果不彰,且肝病本身已造成白蛋白不足,可能需要藉由靜脈注射補充白蛋白治療。一般來說,血清白蛋白低於2.5g/dL者,且因肝硬化引發的下肢水腫,使用利尿劑無效,才會使用白蛋白治療。

    白蛋白是一種由肝臟製造的蛋白質,具有幫助維持體內水分平衡、運送養分、清除代謝廢物以及免疫功能等作用。當出現水腫時,通常表示白蛋白不足或肝臟功能低下,以致水分大量滲漏出血管外,造成身體組織腫脹。此外,白蛋白也有利尿作用,有助於將體內多餘水分排出,減緩水腫。因此,對於肝硬化導致水腫、且血清白蛋白低於2.5g/dL的患者,補充白蛋白有助改善水腫症狀。

    然而,白蛋白治療有一定的適應症,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使用。通常在使用利尿劑治療水腫無效,且血清白蛋白低於2.5g/dL的肝硬化患者,才會考慮使用白蛋白治療。同時,白蛋白治療也有一定的風險,包括過敏反應、血壓下降和腎衰竭等,因此必須在醫師評估後進行。

    如果肝硬化患者出現水腫症狀,應盡早尋求醫師協助,以評估病情嚴重程度,並決定是否需要使用白蛋白治療。此外,患者也應配合醫師指示,調整飲食和用藥,以改善肝臟功能,降低水腫復發的風險。

    肝腎疾病導致血清白蛋白、低於2.5時

    如何知道?

    肝硬化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,其中水腫就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。水腫是指體內多餘的液體積累在組織中,可能導致身體各部位腫脹,包括腿部、腹部和麪部。水腫的發生通常與肝硬化時產生的白蛋白過少有關。白蛋白是一種血漿蛋白,負責將液體保持在血管中。當白蛋白水平低時,液體會洩漏到組織中,導致水腫。

    嚴重肝硬化

    當肝硬化病情惡化時,肝臟製造白蛋白的能力會下降,導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。這時,水腫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如果出現嚴重的水腫,醫生可能會建議住院治療,並通過靜脈注射補充白蛋白以緩解症狀。白蛋白補充療法可以幫助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,減少組織中的液體積累,從而緩解水腫。

    健保給付

    健保對白蛋白補充療法有嚴格的給付標準。只有當因肝腎疾病等原因導致血清白蛋白下降到2.5g/dL以下時,才能使用白蛋白補充療法。一次用量限為25g。因此,如果肝硬化患者出現嚴重的水腫,且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於2.5g/dL,可以考慮與醫生討論白蛋白補充療法。

    可以參考 什麼人需要打白蛋白?

    什麼人需要打白蛋白?結論

    肝硬化引發水腫的患者,如果症狀嚴重且無法通過飲食和藥物控制,則需要考慮靜脈注射補充白蛋白。通常,當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於2.5g/dL時,才會考慮使用白蛋白補充療法。此外,若因肝腎等疾病造成血清白蛋白下降到2.5g/dL以下時,健保也有提供給付的相關標準,因此患者可以諮詢醫師,瞭解是否符合給付條件。

    需要提醒的是,白蛋白補充療法是一種支持性治療,並非治癒肝硬化的根本方法。想要改善肝硬化病情,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積極治療原發性肝病,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包括戒菸戒酒、健康飲食和適當運動。如有任何肝病相關的疑問或症狀,請務必諮詢專業的肝病科醫師,以獲得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和建議。

    什麼人需要打白蛋白? 常見問題快速FAQ

    1. 肝硬化水腫可以不用打白蛋白嗎?

    肝硬化引起的水腫是由於肝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,導致血漿白蛋白濃度降低,進而引起組織液滲出血管,造成水腫。當肝硬化病情惡化,飲食和用藥都無法解決水腫時,可以考慮從靜脈注射補充白蛋白來緩解症狀。

    2. 血清白蛋白不足怎樣才能提高白蛋白水平?

    血清白蛋白不足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高白蛋白水平:
    1. 飲食補充: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,如瘦肉、雞蛋、牛奶等。
    2. 藥物治療:服用保肝藥、利尿劑等藥物可以增加血液中白蛋白的量。
    3. 靜脈注射白蛋白:當飲食和藥物治療無法提高血清白蛋白時,可以考慮靜脈注射白蛋白來補充體內的蛋白質存量。

    3. 誰有資格享受白蛋白健保給付?

    健保對白蛋白的使用有嚴格的給付標準,並非所有肝硬化患者都能享受健保給付。根據健保規定,因肝腎等疾病造成血清白蛋白下降到2.5g/dL以下,才能使用健保給付,一次用量限25g。